景阳冈酒
发布时间:2011-07-09山东景阳冈酒业在激烈的白酒市场竞争中,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实施创新工程,强化内部管理,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1%、8.9%和12.5%,创历史新高。
加强品牌建设构筑市场吸引力
景阳冈酒业十分注重品牌的创立和发展。首先,他们强化全员品牌意识,让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品牌的重要作用,真正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中,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生产力,名牌就是市场。并要求员工象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名牌;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产品。
其次,认真抓好名牌创建工作,年初制定名牌发展计划,把名牌创建列为企业年度工作的主要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各车间、班组和个人,强化措施,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实行质量否决权,确保出厂产品100%合格,让消费者100%满意。
其三,是抓好品牌宣传,该公司一贯重视品牌的宣传和策划,广泛宣传景阳冈酒品牌,不仅通过电视、报刊、电台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而且还积极参与市、县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而且换积极参与市、县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
四是讲诚信。他们在品牌建设中,把诚信经营做为构筑品牌竞争力、市场吸引力的中心环节,坚持对社会负责,对广大消费者负责,及时兑现对经销商和广大消费者的承诺,用城信换来经销商的信任和消费者的认可。
实施创新工程,创新营销模式
景阳冈酒业始终抓住创新不放,坚持与时俱进,实施技术创新,塑造品牌个性;实施经营创新,完善营销机制。
在景阳冈酒业创立时期,他们就以突出个性、创新品牌为目标,生产的景阳冈1#、2#、3#整合“景阳冈”品牌资源,突出景阳冈酒文化,以独特包装形式和鲜明的个性标识,幽雅的风格口味,迅速占领了市场,并且数年不衰。
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管理优势、质量优势和经销商的网络优势、市场运作优势,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双赢”市场运行机制。
他们变推销为营销,变厂商业务关系为朋友关系,共同打造市场竞争的“航空母舰”,调动了广大经销商的积极性,仅潍坊青州市一个经销商年销售200余万元。
精益管理激发企业活力
景阳冈酒业坚持向管理要效益,推行了“比质比价采购”,货比三家,优质低价则购买。
同时,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承兑汇票,节约利息支出。
为减少消费税调整带来的不利因素,他们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中、高档产品比重,压缩抵挡酒产量。
他们还坚持走群众路线,就增收节支、强化管理,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一年来,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00多条,实施60余条,节约资金近百万元。
为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他们坚持狠抓质量管理,推行“精品工程”,对车间、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予以暴光,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照章罚款。2004年10月,该公司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定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姚皋竹编、鲁庄造纸、阳谷泥哨、寿张硪号、张秋木版年画……刚刚结束不久的山东省阳谷县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一大批独具本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民间技艺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千年阳谷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
在阳谷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众多民间工艺熠熠生辉,不少民间艺人身怀绝技。位于阳谷城北18公里的石佛镇鲁庄,至今仍保存着蔡伦的抄纸传统工艺:在这里,几乎家家都会抄纸,只是在原料方面,由从前的桑、谷皮改为现在的麻、绳头和废纸,主要生产呈文纸和草纸。
乡村文化事业发展迅速。近几年,该县18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500多个行政村建立了文化大院,拥有舞狮队、高跷队、秧歌队等文艺团体100多个。而随着广大农民欣赏水平的提高,农村文化市场也开始出现“追星族”,一些演出团队的艺术水平和硬件装备得以提高,有了“走出去”找市场的能力。
乡村文化走向市场,特色文化产业实力初现。该县坚持文化产业与旅游、商贸、节会等联动,大力发展木雕、根雕和工艺葫芦等民间文化产品,逐步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阳谷华峰柳编工艺品厂在继承传统柳编竹编工艺的基础上,又设计开发出柳编竹编手提包、香水瓶、花瓶、礼盒等30余种产品,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销往十几个国家。该县还形成了以景阳冈酒、水浒故事木雕、正宗阿胶、武大郎炊饼、运河粗布、水浒宴等10多个民间文化特色产品。
更多与《景阳冈酒 》相关的文章
上一篇:中国景阳冈酒业公司简介